秋风徐徐,悄么儿挥起帷幔的一角,只瞥见内里女子朱色的衣摆,还有一双持扇的玉手,李云辞瞧在眼里,唇边却是几不可闻的一声哼笑,满眼的漫不经心。

    好似那轿撵内坐着的不是他李云辞名义上的发妻,倒似是哪个挑担卖菜的阿婆,饶她的手指再如何柔白,于他眼中,不过是披了画皮的鬼怪罢了。

    声音慵懒低沉,却顿挫有力,“府中忽遭变故,我意为阿耶守孝三年,怕是不能全你我夫妻之义,横竖还不曾过礼,你若未决,我便向圣上自请罪收回旨意。”

    恍若玉石相击之声传入耳中,没有半点情意绵绵。贺瑶清却不见怪,听他眼下如何表孝,她却记得上辈子她入蔺府一年多便知晓他娶了那与他情投意合的小表妹了。

    男子,果然皆是口是心非之徒。

    想罢,贺瑶清唇角一扬,声音宛若流水淙淙,口中是违心的此心昭昭,日月可鉴。

    “妾久闻王爷嵚崎磊落大丈夫之姿,钦佩不已。”

    话毕,外头只余寥寥秋风穿过云、恍过林间落叶的簌簌之声。

    半晌,才听得策马扬鞭、催马前行的声音,连带着那一声若有似乎的嗤笑之声仿佛皆与之一道散在风中。

    贺瑶清缓缓唿出气,他这般作态全然在她意料之中,她自然知晓她是讨不得李云辞的欢喜的,也不曾想过要如何去讨他欢心。

    ……

    送亲的队伍冗长,脚程自然快不起来,又许是因着算准了日子,故而当贺瑶清到雍州边界鄞阳的驿站时,已然是老王爷身故六个月后的事了。

    既已过了头丧,贺瑶清便能入府,待定了日子,这日不过才三更便被俞嬷嬷从床榻之上拖了起来。

    贺瑶清头昏脑涨得随那些仆妇服侍自己沐浴,俞嬷嬷在一旁絮絮叨叨说些今日入王府要注意的事体,贺瑶清却只管阖眼补觉,一个字都不曾听进去。

    待浴毕,俞嬷嬷遣了旁人,从内襟里头小心翼翼拿出一个红布包着的小物件,解开红布,是一个雕花的木盒,待打开,才见得里头润白细腻的膏体,原是一盒香膏。

    俞嬷嬷一边替贺瑶清细细抹着清香馥郁的香膏一边轻声道,“今日后娘子便是梁王府的王妃,身上之重任必不可忘,娘子貌美,想来定会事倍功半。”言语中的鼓励所为何,不言而喻。

    瑶清本就肤白柔嫩,那俞嬷嬷香膏抹得又委实细致,一遍遍得连隐私丨处都不曾放过,只俞嬷嬷这般用心落在贺瑶清眼里,却觉得如今她不似待嫁的新妇,倒如流莺馆里头等着上台估价的清倌儿,一时心下五味杂陈,却也不去泼俞嬷嬷的冷水。

    待着了用香熏过的内衫,俞嬷嬷又唤人进来替贺瑶清梳头装扮,骡黛描眉,胭脂敷面,口脂点唇,贺瑶清原就生得极美,如今盛装之下,更添几分雍容之态。

    穿好层层叠叠繁冗的嫁衣,贺瑶清便被引至镜鉴之前,身旁皆是仆妇们的夸赞之声,瞧着镜中云鬓香腮的新妇,贺瑶清忽然觉得,她重生后的日子,今日才是开始。

    ……

    吉时到,贺瑶清接过俞嬷嬷递过来的扇子,执扇遮面,亦将满面春光皆掩在了扇面后头。

    李云辞不出所料的没有来迎亲,只派了几个随从,贺瑶清上了轿撵从驿站往雍州城内的梁王府去了。